由後援會組織支撐的基層球隊-俱樂部in校隊形式
一走進學校,會發現這所小學在建築、教學都和台灣典型的小學不一樣,特別是跟陪伴7、8年級生長大的國小相比。來到學校中央,會看到跑道中間有一塊勉強可以作為一面練習用的五人球場。在這所學校擔任專項運動教職的張志全教練,就是新市國小足球的負責人。
「我記得剛來報到學校的第一天,校長就跟我說下午要和學校足球隊球員家長組成的後援會見面,那時真的有點緊張。」
雖說是校隊,但新市國小足球隊的營運經費完全來自由球員家長組成的「後援會」。一開始是為了在背後支持足球隊的運作經費而成立,隨著足球隊的規模擴大,球員越來越多,球隊必須外聘教練才能維持訓練品質。這些額外的經費也是由後援會來協助。
「基本上球隊的運作完全沒用到所謂的補助款。如果要靠補助,比賽成績就會成為球隊能否繼續生存的壓力。新市很幸運,由一批非常支持足球的球員家長們帶起了後援會這樣的形式。」
張志全提到,球隊的分工很明確,他主要負責球隊的「現場」(訓練、比賽、球員生活與禮儀管理),並透過教育體系提出對幫助淡水基層足球發展的計畫,球隊財務管理交由後援會負責。
說著說著,足球隊的日常練習開始了。目前球隊有U12(六年級)、U11(五年級)、U10(四年級)、U9(三年級)四個年齡層次,加上低年級的社團課,一共由4名外聘教練負責教學。球隊一周有4次練習,球員必須至少出席3次,假日會使用淡水商工的球場安排友誼賽,非大賽期間是一個月一場,備賽期則會增加場次。
「我們這邊將出席也作為教育的一環,小球員因為喜歡足球加入球隊,那他就必須對這支球隊負責,積極參與這支球隊的每一件事。另外球隊也會定期舉辦家長和球員、教練一同出遊的聚會,透過球隊活動以外的方式,拉近彼此的距離。」
看起來運行穩定的後援會模式,其實也是過去OB球員家長和教練堅持下來的心血。志全教練提到,每次招收新球員時他們都會舉行說明會,向球員家長說明球隊的原則、教練帶隊模式、可能的經費運用等等,有時也會遇到需要溝通協調的狀況,而畢業球員的家長們都會幫忙教練和新入會的家長溝通,很謝謝願意一起互助合作的大家。